【48812】闽清县池园镇店前村:化“包袱”为动力 盘活资源兴工业

来源:爱游戏官网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8-11 21:23:58

产品介绍

  龙年春早人勤劳。走进福州市闽清县池园镇店前村溪头厝芋头基地,一畦畦芋苗青青吐翠,顶风摇摆。不远处后洋架工业区内,机器轰鸣,人声喧闹,整个村庄涌动着一股火热的出产劲儿……

  “现在足不出村,在家门口打工,一个月能挣上6000元,比出门在外挣得还多。”在店前村溪城电瓷厂打杂的60岁乡民黄能发说,“这在曾经都不敢想,幸亏咱村有了个好党支部引领。”

  这一改变的重点是工业高质量开展。店前村制造电瓷灯头前史悠远持久。但在曩昔,乡民土法上马,产品粗糙,卖不上好价钱。特别是烧成车间根本沿袭传统薪柴和煤炭产生炉,环境污染严峻,企业屡次三番被环保部门责令罢工停产整理,成为村里一大“包袱”。

  “怎么把‘包袱’变动力?”店前村村两委意识到,开展村庄工业,不能以献身环境为价值。有必要要走清洁化出产,才干加快电瓷工业转型晋级。但技改资金多,财物金额来历困难。在县镇的支持下,村两委出头牵头,采纳“上级扶一点,银行贷一点,企业出一点的‘三个一点’”集资方法,筹措资金1100万元,全村先后对鑫城、溪城等5家电瓷出产企业实施“煤改气”技改项目,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。

  走进闽清鑫城电瓷制品车间,一排排白色的陶瓷灯头源源不断地从隧道窑口慢慢吐出,工人双手敏捷地收瓷、捡瓷、装箱及打包入库。“自从煤改气后,制品车间洁净整齐,不再是灰污垢面,也闻不到煤气味了,周围的环境也好起来了。”该公司出产负责人陈锦洋说,尽管每只灯头本钱上升10%,但制品率到达99%,比曩昔进步11%左右。现在灯头价格每只0.16~0.17元,比本来涨价两三分,且产品求过于供。更重要的是企业不会遭到环保整改影响,能够接连正常出产,工人能够安心打工。上一年全厂出售的收益985万元,比上年添加265万元。

  据店前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家忠介绍,全村具有电瓷企业10家,年出售的收益逾5100万元,同比增加21.5%;组织工作人员350多名,其间本村务工者达200人,每月人均薪酬4500多元。

  在店前村,一边是解开“包袱”轻装上阵,让乡民有工打,有钱挣;另一边是量体裁衣,盘活熟睡财物,新陈代谢,壮实村团体经济。两者相得益彰,让资源“生金”。

  店前村水电站始建于1973年,是一座集农田灌溉与水力发电两层功用的村庄小水利项目工程。不幸的是,2016年7月9日,一场特大水灾,冲垮途径,机房毁于一旦。其时,村两委缺少资金,无力重建,曾旷费三年。每当农业出产用水时节,乡民定见纷繁。2019年,村两委听取乡民主张,除了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村庄小水利项目资金50万元外,其他150万元由村里自行筹措。经过一年严重的建筑后投用,年发电收入40万元,扣除发电本钱外,村团体经济取得赢利28万元。现在村里加上收取山地流通护林费每亩18元,每年这两项村团体经济收入可达50万元以上。

  “盘活资源,变废为宝,激活村庄工业优势,是完成村团体和乡民利益最大化的首要途径。”黄家忠说,现在,店前村以电瓷工业为主导,逐渐引导乡民开展现代特征农业。经过流通搁置土地,连片树立芋头、蔬菜、果树、毛竹四个农林基地3700亩,根本完成农作物规模化栽培,提升了农业经济价值,农户亩增收1000元以上。上一年,乡民人均收入18903元,比2020年人均增收2098元,成为家喻户晓的富裕村。

  为保证最佳阅读作用,主张您运用以下阅读器版别:IE阅读器9.0版别及以上; Google Chrome阅读器 63版别及以上; 360阅读器9.1版别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

产品展示


扫一扫关注我们